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教學論文 > 小學音樂論文 >

小學低年段音樂欣賞課教學策略

作者:南京市夫子廟小學?諸雅珺   來源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發(fā)布時間:2023-11-21   點擊:

  摘要:音樂欣賞是以音樂作品為對象,通過聆聽的方式以及其他輔助手段來體驗和領悟音樂真諦,從而得到精神愉悅的一種審美活動。要想提升學生的音樂感知力,教師要重點關注通感體驗、音樂律動、歌唱教學、音樂伴奏四個方面,引導學生體驗音樂美。

  關鍵詞:小學音樂;低年段;欣賞課;

  低年段的學生天真可愛,以形象思維為主,擁有好奇心重、模仿力強、好動等特點。在音樂欣賞課上,如何真正地將學生的“耳朵”叫醒,激發(fā)和培養(yǎng)他們對音樂的興趣,提升他們對音樂的感知力,引導他們體驗音樂的美感,是音樂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具體可參考以下幾種方式。

  一、立足通感體驗——巧用圖形、線條、色塊感受音樂

  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覺結合起來,通過聯(lián)想引發(fā)感覺的轉移,“以感覺寫感覺”。在低年段的音樂欣賞課上,教師可以抓住通感教學,調動學生的聽覺、視覺、觸覺等不同感覺,引導學生全面感知音樂。

  例如,二年級下冊的《小狗圓舞曲》是一首三段體結構的樂曲。樂曲的第一段曲調活潑,詼諧有趣,表現(xiàn)出小狗飛快旋轉追逐自己尾巴的情景,教學時教師可以用圓圈來表示這段音樂,用飽和度較高的紅色、黃色這些暖色調來輔助表現(xiàn)小狗的快樂。

  樂曲第二段是甜美而徐緩的圓舞曲,與第一段的活潑歡快形成鮮明的對比,似乎在表達小狗奔跑了一段時間后停下來休息片刻。教學時,教師可以用舒緩的波浪線來表示小狗怡然自得的模樣,可以選擇綠色、藍色這些冷色調輔助理解音樂。

  第三段是第一段的重復,在線條和色塊的選擇上可以參照第一段。

  二、立足音樂律動——巧用各類律動體驗音樂 (一)聲勢律動

  聲勢律動是奧爾夫教學體系中獨特的教學方法,要求學生用簡單而原始的身體動作表現(xiàn)歌曲節(jié)奏。例如,通過跟隨音樂的節(jié)拍拍手、拍腿、跺腳或走路來感受音樂節(jié)奏。對于低年段的學生來說,教師需要對他們進行節(jié)拍的感知訓練。教師可以選擇有趣的音樂游戲來訓練低年段學生的節(jié)奏感,使他們體驗和感受穩(wěn)定的節(jié)拍。以二年級下冊“在鐘表店里”的教學為例,教師通過下面三種方式訓練學生的節(jié)奏感。

  第一,原地訓練。

  在低年段的音樂欣賞課中,尤其是一年級,如果教學時過多地讓學生自由感知音樂,可能會造成課堂秩序混亂,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所以,在音樂欣賞教學初期,教師可以采用原地訓練的方式,讓學生坐在座位上,或同桌兩個人為一組在固定的范圍內進行律動學習,感受音樂節(jié)拍。

  第二,固定隊形。

  在原地訓練的基礎上,學生初步掌握了音樂節(jié)拍的概念,此時可以開始固定隊形的律動練習。常用的隊形為圓形,學生圍成一個圓圈,可以采用兩種行走方式,第一種是直線行走,學生面朝圓心,按照音樂的節(jié)拍,向前或者向后直線行走。第二種是順時針或逆時針行走,所有學生面朝左邊或者右邊,跟隨音樂節(jié)拍,往固定的方向行走,讓圓圈轉起來。圓形的優(yōu)點在于所有參與的學生都能看清同伴的表現(xiàn)。

  第三,自由行走。

  當學生可以準確地抓住音樂節(jié)拍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跟隨音樂節(jié)奏在教室里自由行走。自由行走是奧爾夫音樂體系中盛行的一種做法,可以讓學生自由發(fā)揮創(chuàng)意,使學生真正成為音樂課上的主人,用肢體自由地表現(xiàn)出自己對音樂情緒的理解。自由行走不是漫無目的地走路,而是腳步要踩著音樂中的節(jié)奏點,帶著情緒行走。每個人對音樂的理解都不一樣,所以學生在行走的過程中不要模仿他人,要注重發(fā)揮創(chuàng)意。

  (二)動作律動

  奧爾夫音樂教學倡導充分發(fā)揮動作律動的作用,幫助學生建立對音樂的認識。對于低年段的學生來說,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還有所欠缺,不一定能用準確的語言來表達音樂情緒和音樂內涵。但是他們的肢體動作豐富,因此,在欣賞課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主設計一些簡單的肢體律動動作,幫助他們感受音樂節(jié)奏和音樂情感。

  (三)集體舞

  集體舞是舞蹈分類的一種,從廣義的角度看,很多人一起跳的舞就可以稱為集體舞。在音樂欣賞課上,引入集體舞的教學,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集體舞隨著音樂節(jié)拍的改變,變換動作、變換隊形,幫助學生從節(jié)奏、旋律、情緒、音樂形象等方面綜合地感受音樂。

  三、立足歌唱教學——巧用二度創(chuàng)作感知音樂

  歌唱是低年段學生最熟悉的一種感受音樂、表達音樂的方式。在音樂欣賞課上,教師可以將欣賞材料進行歌唱化處理,提升欣賞教學的有效性;可以采用二度創(chuàng)作的形式,通過加入歌詞幫助學生記憶音樂主題旋律、感受鮮明的音樂節(jié)拍。不過,不是所有的樂曲都能配詞新唱,教師要選擇一些節(jié)奏合適、旋律性強、具有演唱性的音樂作品來進行演唱。

  四、立足音樂伴奏———巧用打擊樂器和多媒體軟件表現(xiàn)音樂

  (一)巧用傳統(tǒng)的打擊樂器

  傳統(tǒng)的打擊樂器有雙響筒、三角鐵、碰鈴、蛙鳴筒等,這些打擊樂器一直以來深受低年段學生的喜愛。在熟悉音樂作品的情況下,教師引導學生按照一定的節(jié)奏,選擇合適的打擊樂器為音樂作品伴奏,能夠很好地幫助他們感受音樂的節(jié)奏、旋律、情緒。

  (二)利用多媒體軟件為音樂作品伴奏

  學生十分喜愛電子產(chǎn)品,在音樂欣賞課上教師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不僅能大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且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一些多媒體軟件使用簡單,容易操作,用來為音樂作品伴奏,可以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在音樂課上,教師可以利用蘋果軟件自帶的“庫樂隊”APP為歌曲伴奏,如選擇其中“鼓”功能,選擇相應的音樂,系統(tǒng)就會自動生成伴奏,降低學習難度。

  音樂是“傾聽”的藝術,良好的傾聽習慣是培養(yǎng)傾聽能力的有效途徑,通過欣賞音樂來培養(yǎng)“音樂的耳朵”,可以開闊學生的音樂視野,使音樂教學真正實現(xiàn)其教育功能,在素質教育中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音樂欣賞教學的地位日益突出,對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不斷探索音樂教學方式,使音樂課堂煥發(fā)新的生機和魅力,讓學生愛上音樂欣賞課。

  參考文獻

  [1] 徐丹.小學音樂欣賞教學中運用體態(tài)律動的策略[J].教育觀察,2018(10).

  [2] 王朝元.論音樂藝術的審美特征[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2).

站內搜索: 高級搜索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未經(jīng)授權禁止復制或鏡像 網(wǎng)站備案編號:蘇ICP備08000963號
版權申明:本站文章部分來自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留言說明,我們收到后立即刪除或添加版權
建議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瀏覽,QQ:3999112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