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教育技術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運用
比如《茉莉花》是小學音樂課的必修歌曲,其高唱度讓學生自覺地認為自己已經掌握了,所以在課堂上很容易出現(xiàn)疏忽、走神。這時候教師可以用PPT來進行詳細的講解。通過對歌曲的詳細分析和示范,讓同學們明白這首歌為什么這么受歡迎,也讓他們明白,音樂學習不能只停留在表面上,不能隨波逐流,必須有足夠的耐心,還有足夠的時間去理解。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多媒體,才可以豐富教學內容,讓學生的學習過程更加順暢自然。
4.3 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與學生形成互動
利用現(xiàn)代資訊科技,可以使學生和學習的內容,也就是與音樂有直接的交流。通過現(xiàn)代科技的結合和運用,使音樂的復雜的知識轉化為直觀、直觀、可感知的形式,能使學生直觀地體會到所學的內容,從而達到與音樂的初步溝通。同時,也能指導學生在學習中的變化與探究,并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嘗試。比如,用特定的軟件模擬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技術提供的各種樂器來演唱同一音樂,并進行聲學比較。在教學過程中,我們還可以對某些曲調進行改編,并探索出新的曲調。通過這種互動,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使他們能夠在歌唱、享受音樂的過程中,積極地投入到音樂之中。
4.4 利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提供的資源優(yōu)勢,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在《編花籃》的教學中,無論是在戲曲唱腔、方言模仿、編排摘花情節(jié)、做比較教育運用,再加上短片、圖冊等,都能從多角度啟發(fā)學生注意力,領會歌曲背景當?shù)靥厣魳凤L情。在此過程中,不僅激發(fā)了同學們對音樂的熱情,更是對當?shù)氐囊魳妨曀走M行了一次洗禮。最后,同學們不僅學會了民歌,而且還能領略到當?shù)氐拿褡屣L情,這是一種雙贏的體驗。
首先,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利用多媒體裝置反復播放不同顏色、不同種類、不同姿態(tài)的牡丹花圖片,幫助學生創(chuàng)造視覺、聽覺、觸覺三位一體教學氛圍,牢牢地把學生的興趣點吸引到教學上面來。其次,在學習歌唱的過程中,讓學生更好地了解歌曲的含義,教師利用多媒體播放牡丹花的短片,讓學生更容易地了解牡丹花,并配合《編花籃》的伴奏,配合教師的情緒傾訴,使學生在音樂中感受到百花齊放的壯觀景象,體會到牡丹的妙用。這樣,不但使同學們熟悉了歌謠的旋律,也激發(fā)了同學們對牡丹的熱愛,對河南民間音樂的熱愛。
5 與傳統(tǒng)文化緊密結合,培養(yǎng)小學生的價值觀念
小學音樂教學既是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素質,又是弘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塑造小學生價值觀的重要使命。比如,在中國戲劇的入門課上,教師們就可以通過短片的形式,簡單地介紹一下我們國家的戲劇類型,然后再插入一些自己的經典作品。例如《要學那泰山頂上一青松》,京劇《沙家浜》,京劇《我是中國人》,等等。在學生們看完后,教師會從發(fā)展的角度,給他們講解中國戲劇的歷史和中華的傳統(tǒng)文化,讓他們在音樂的影響下,更好地理解什么是正確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
6 結語
綜上所述,當前的小學音樂教育應當積極響應國家教育理念的號召,結合時代要求做出轉變。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應用可以帶來音樂課堂教學形式和內涵的改變,是新時期音樂教學發(fā)展的動力。在正確的教學策略指導下,提高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創(chuàng)造差異化的思維,使學生真正感受到音樂帶來的樂趣,讓他們真正喜歡上音樂,進而實現(xiàn)新課程的教學目標。從而進一步促進小學音樂教學,保障音樂教學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林海濤.給音樂插上多彩的翅膀:論音樂教學中多媒體的運用[J].新教育,2009(3):77.
[2]林娟.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激活小學音樂欣賞的課堂[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3(4):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