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歌曲教學中的聽賞作用
歌曲教學是音樂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yǎng)學生感受音樂、表現(xiàn)音樂的有效手段。在傳統(tǒng)的音樂教育中,學生學習音樂的途徑完全是建立在“一唱一隨”的基礎上,這種教學模式只注重了歌唱技能、技巧的訓練,而忽視了音樂藝術形象的趣味性和完整性,結果老師教得枯燥,學生學得無味,逐漸使學生失去了學習音樂的興趣。在這種模式下,即便學生會唱一首歌曲,因為不理解歌曲所表現(xiàn)的意境和內涵,唱起來也是干干巴巴,毫無情感可言。針對這種局面,我改變了以往的做法,在歌曲教學中注重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強調歌曲教學中的聽賞作用,讓學生在反復聽賞的過程中,受到歌曲情感的熏陶,力圖通過一個完整的音樂形象,來揭示歌曲的思想性、藝術性以及趣味性,從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入手,讓他們在充分感受音樂、理解音樂的基礎上進一步來表現(xiàn)音樂。
一、通過聽賞,激發(fā)學生情趣,活躍課堂氣氛
列夫.托爾斯泰說:“音樂是人類情感的速記?!辈煌枨墓?jié)奏、旋律、力度、速度變化等,都能夠給人帶來一種不同的感受。在音樂教學中,通過讓學生完整的聽賞歌曲,不僅可以消除學生因為純粹學唱歌曲而產生的厭倦心理,而且還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學唱欲望,使學生能夠主動、持久的投入到音樂學習中去。
例如:《看龍船》這首歌曲,表現(xiàn)了在我國民間風俗的節(jié)日里,人們熱烈、緊張賽龍舟的場景。在教學時,我并沒有提前向學生過多地介紹歌曲的背景和特點,而是直接讓學生聽賞,意圖讓學生在聽的過程中,體會歌曲所表現(xiàn)出來的情感,結果,學生被歌曲中那歡快、熱烈的情緒深深的打動了,禁不住隨著音樂的節(jié)奏舞動起來。這樣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提高了,參與音樂活動的積極性也強了,課堂氣氛非常活躍,把課堂教學推向了高潮,學習效果明顯的有了提高。
再如:山東民歌《花蛤蟆》,在教學時,我首先用輕快、詼諧的山東方言給同學們范唱歌曲,同學們在聽賞的過程中被山東方言那風趣、幽默的特點和滑稽的旋律所感染,紛紛在下面輕輕的模仿著、視唱著。接下來我便不失時機的帶領同學們分析山東民歌的特點以及演唱風格等,同學們積極地發(fā)言、大膽地討論,不到一節(jié)課,大家都能夠準確、生動地演唱歌曲了。
所以說,興趣是能力的幼芽,只有在聽賞歌曲的過程中,才能給學生一個完整的音樂藝術形象,激發(fā)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這既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又符合認知規(guī)律,使枯燥的學習過程變得生動、活潑、富有情趣。
二、通過聽賞,豐富情感體驗,培養(yǎng)學生音樂想象能力
音樂形象最具有不確定性,解釋的自由度也是最大的。所以,音樂可以讓每一個孩子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去想象和理解,來宣泄自己的情感,它最能體現(xiàn)人的個性。在教學過程中,我經常在不出示課題的情況下,讓學生聽賞歌曲的伴奏音樂,這樣,學生在一個自由的空間里去想象、去發(fā)揮,他們可以根據(jù)音樂中的力度的強弱、速度的快慢、節(jié)拍的變換、旋律的起伏等,來描繪自己對音樂的感受,效果十分明顯。
例如:我在《小牧笛》這課的教學中,首先讓學生在不知道課題的情況下,聽賞歌曲的伴奏音樂,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音樂想象能力,然后老師問道:“你們乘著音樂的翅膀好像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孩子們紛紛舉手發(fā)言,談自己的感受,有的說:“我好像來到了美麗的農村,看到了一片豐收、繁忙的景象……”;還有的說:“我好像看到了一群農村小朋友在河邊玩耍、游戲的場面……”。同學們的回答各種各樣,但是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都能形象地描述了一個歡快、熱鬧的場面。這就說明學生已經開始感受音樂,并與音樂產生強烈的共鳴。所以,我認為學生的這種想象是發(fā)自內心的,是真摯的,是心靈與音樂的碰撞迸發(fā)出的火花。
當然,為學生創(chuàng)造自由的想象空間,并不是讓學生漫無目的的去想象,是要建立在音樂要素之間的基礎上的。音樂可以給人帶來豐富的想象,但并不等于所有的音樂都必須描述一個場面或著表現(xiàn)一個場景。所以,在音樂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實際情況,根據(jù)音樂中的各種要素進行全面的分析、研究,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去想象。
三、通過聽賞,能幫助學生理解歌曲、表現(xiàn)歌曲
音樂是一種聽覺藝術,它具有很強的彌漫性,在音樂教學中,通過讓學生反復的聽賞歌曲,可以增強學生對歌曲旋律的感知、記憶,近而會唱。在聽賞歌曲的過程中,還能夠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思維特點,大膽地發(fā)言質疑,來表述自己對歌曲的理解和認識,為學生更好地表現(xiàn)歌曲打下了基礎。
例如,《小小牽?;ā芬徽n,我讓學生在聽賞的過程中,體會歌曲的情緒,尋找典型節(jié)奏,理解歌曲的思想內涵,并啟發(fā)學生用動作或者神態(tài)表現(xiàn)出自己對歌曲的感受,經過反復聽賞,同學們被歌曲中那歡快的節(jié)奏、活潑跳躍的旋律陶醉了,他們邊唱邊根據(jù)音樂的節(jié)奏做起了動作,就這樣,學生在聽賞歌曲的過程中,不但輕輕松松的掌握了本課的重點、難點問題,又充分的理解了歌曲、近乎完美地表現(xiàn)了歌曲。
再如,《只要媽媽露笑臉》一課,我通過讓學生聽賞,然后討論歌曲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情感。學生說出的情感體驗非常豐富,有的說:歌曲表現(xiàn)了“我”對媽媽的喜愛、對媽媽的感激、對媽媽的思念以及對苦難生活的痛訴;還有的說:歌曲表現(xiàn)了“我”對祖國的未來充滿了美好的希望等,最后,師生達成共識,落腳到對媽媽和祖國的一片深情,演唱時聲音要親切、自然。所以我認為,通過聽賞讓學生得來的認知的是深刻的,勝過老師的說教。
四、通過聽賞,可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聽賞音樂的習慣和科學聽賞音樂的方法
“聽”是進入學習音樂的基礎。音樂教學中的任何活動都要在“聽”的基礎上進行。如何聽音樂有個方法問題,教師只有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認真聽賞音樂的習慣和科學的聽賞音樂的方法,才能形成欣賞音樂的能力,使音樂伴隨他一生。在參與聽賞音樂的初級階段,學生只能對作品感悟到:高興、歡快、優(yōu)美、憂傷等情緒,隨著參與聽賞的深入,教師要引導學生去尋找“為什么”,使學生從感官的欣賞到理性的分析,掌握音樂要素在作品中所起的作用。如:旋律的起伏與平穩(wěn)、節(jié)奏的緊湊與松弛、不同節(jié)拍產生的不同律動、各種調式所表現(xiàn)出來的不同風格以及不同的力度、速度、演唱形式等等,正是因為音樂中有了各種不同的音樂要素,才形成了豐富多采的音樂形象。
例如,《水花花、泥花花》一課,當學生初次聽賞歌曲時,同學們感受到了歌曲中那歡快、跳躍的情緒,表現(xiàn)得很興奮、很激動。這時老師便問道:“為什么歌曲會給我們帶來這么興奮、快樂的心情呢?是音樂中的那些要素起的作用?”老師很自然的帶領學生進入了理性的分析。通過反復聽賞歌曲,使學生認識到正是因為歌曲中有了稍快的速度、以及跳躍起伏的旋律等音樂要素,才會給我們帶來這么興奮、快樂的心情。
實踐證明:這種教學過程,符合綜合――分析――再綜合的教學過程,也符合從感性到理性的認知過程。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學生的聽賞能力提高了,基本上掌握了怎樣去聽賞音樂以及聽賞音樂中的那些要素。
總之,音樂是聽會的,不是老師教會的,老師教會學生的只能是音樂中的技能和技巧。所以在歌曲教學中要重視聽賞的作用,讓學生在反復聽賞的過程中去發(fā)現(xiàn)音樂的美、去表現(xiàn)音樂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