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素養(yǎng),以樂育人——《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2022年版)》學習心得
自2020年4月21日新課標頒布以來,整個教育界就掀起了關于新課標的學習熱潮。的確,對于一線教學教研人員來說,只有認真研讀新課標,明確課程改革的方向,才能更好地開展教育教學工作。
近段時間,我以閱讀、聽講座等多種方式參與了《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學習。下面,我就分享一下學習新課標的些許心得體會。
一、四個變化
新舊課標對比,發(fā)生了哪些變化?關于這一點,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就會有不同的發(fā)現(xiàn)。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有:一是王安國先生在一篇解讀文章提到的四點變化,二是本市音樂教研員趙老師分享的“3345”四點變化。
王安國先生認為,本次新課標主要有四點變化,涵蓋了文本形式、課程開設、課程目標、學段劃分四個方面,具體如下:
1.文本形式的變化;從原來獨立的音樂、美術、藝術(綜合)課程標準,變?yōu)榧魳?、美術、舞蹈、戲劇(含戲曲)、影視(含數(shù)字媒體藝術)5 個藝術教育門類(科目)于一體的文本。此課標文本,先統(tǒng)一闡述藝術課程性質(zhì)、課程理念、設計思路、課程目標及核心素養(yǎng)內(nèi)涵,再分科表述各自門類的課程內(nèi)容和學業(yè)質(zhì)量要求,最后集中闡述課程實施。
2.課程開設變化;2022 年版《課程方案》中明確規(guī)定 :“藝術在一至九年級開設,其中一至二年級包括唱游·音樂、造型·美術 ;三至七年級以音樂、美術為主,融入舞蹈、戲劇(含戲曲)、影視(含數(shù)字媒體藝術)相關內(nèi)容;八至九年級包括音樂、美術、舞蹈、戲劇(含戲曲)、影視(含數(shù)字媒體藝術)等,學生至少選擇兩項學習。”
3.課程目標的變化;2011 年版《音樂課標》中的“三維目標”(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過程與方法、知識與技能),轉換為涵蓋義務教育藝術各學科的“課程核心素養(yǎng)”——審美感知、藝術表現(xiàn)、創(chuàng)意實踐和文化理解,并以此引領藝術課程全部教學實踐。
4.學段劃分的變化;將九年義務教育藝術學科教學從以前的三個學段改為四個學段:1—2 年級、3—5 年級、6—7年級和 8—9 年級。
王老師的分享非常有“學術味”,而本市音樂教研員趙老師分享的“3345”四點變化則充滿“音樂味”,特別容易記得住。
如果把“3345”看作簡譜,用唱名唱出來,即是“mi mi fa sol”,其內(nèi)容主要指的是新課標中的四個變化,即:3個理念,3個思路,4個核心素養(yǎng),5個學科。
其實,我們也可以在認真研讀的基礎上,從自己的角度去分析新舊課標具體有哪些變化和不同?重要的不是結果,而是思考體悟的過程。
二、基本特點
關于特點,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課標修訂組余丹紅老師的解讀,具體如下:
1.合統(tǒng)籌考慮藝術門類各學科的共性與個性,采用五合一,合分合結構,統(tǒng)籌考慮藝術課程的共性與個性;
2.統(tǒng)藝術素養(yǎng)一以貫之統(tǒng)領課程目標,課程內(nèi)容,課程實施與課程評價;
3.連九年一體化設計課程,統(tǒng)籌安排連續(xù)性與階段性、進階性等,順應學生藝術學習規(guī)律;
4.動從實踐中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著眼核心素養(yǎng),著手藝術實踐,保障學生全身心投入藝術,進而從實踐中發(fā)展藝術素養(yǎng);
5.活真實的、富有育人意義的動態(tài)活動凝練,情境化、生活化的學習任務,把靜態(tài)內(nèi)容變?yōu)檎鎸嵉模挥杏艘饬x的動態(tài)活動;
6.立藝術課程努力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明確藝術課程育人利益,提高學生審美素養(yǎng)與整體人文素養(yǎng),進而實現(xiàn)藝術學科立德樹人的愿景目標。
應該說,以上六個字的特點是非常凝練的,非常值得學習借鑒。
三、幾點思考
《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2022年版)》是國家課程的基本綱領性文件,是國家對基礎教育課程的基本規(guī)范和質(zhì)量要求。作為一線教師,對課程標準的研讀、領悟、思考是第一步,但怎樣真正地內(nèi)化,并最終落實到課堂上,才是重中之重。
1.認真研讀,常讀常新
課標理論性較強,信息量也比較大,且文字內(nèi)容高度凝練,讀一遍是肯定不夠的。我們可以這本書放在案頭,時常翻一翻,讀一讀,想一想。如果遇到一些不太明白的術語或?qū)S谜Z言,也可以去問一問度娘。